分析客户所需综合标准化对象的信息,明确是否适宜采取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分析综合标准化对象的属性,确定实施综合标准化需要完成的目标;
列举影响综合标准化对象及目标的要素,并对比分析这些要素的外在和内在联系,形成要素图;
分解总体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要素,并形成各个要素的分目标;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形成最佳方案;
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以及进度计划;
实施标准制修订,完成标准综合体的建立。
标准体系目标与需求分析
对所研究领域的标准化目的、目标、标准化对象和需求进行研究分析。
资料收集和比较分析
系统查阅国内外研究领域标准法规和技术文件、比较所研究领域我国现有标准制修订情况与国际上标准法规体系的发展特点,分析所研究领域标准体系的差异。
问卷调查和调研
系统设计所研究领域标准体系调研问卷,对政府主管/监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制造企业、应用企业、检测机构、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开展广泛的调查和调研。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信息化、数据化的手段,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和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分类和分析。
专家咨询
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所研究领域标准体系进行细化与分类,选取关键领域咨询行业内权威专家,针对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框架结构等内容进行深入咨询。
初步建立标准体系
综合调研结果与专家咨询建议建立初步的标准体系框架。
征求意见
对所建立的标准体系框架,并面向社会进行广泛公开的征求意见。
专家论证和评审
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对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和论证,组织专家对标准体系进行评审。
确立和改进标准体系
综合资料分析、调查调研、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评审等结果建立所研究领域的标准体系;并根据标准制修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研制方法
标准综合体是综合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按其内在联系或功能要求形成的相关指标协调优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标准(引自GB/T 12366-2009)。研制标准综合体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研究如何通过整体协调实现综合标准化的目标。
第一步:
是在综合标准化对象确定之后,进一步确定综合标准化总体目标。例如总体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那就要具体到产品的主要参数指标, 并且要有参数值,因为这时的协调主要是参数协调。
第二步:
是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对总体目标的实现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并且弄清楚它们发生的影响,它们同综合标准化对象之 间的联系。
第三步:
在理清上述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分解,就是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各要素的分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实现总体目标中的各相关要素自 上而下层层分解为具体要达到的目标和满足的要求。例如具体到参数就是参数协调。协调过程常常是通盘考虑、反复迭代,有时要拟订 几个方案从中优选,有时要做技术经济论证,最后确定一个整体最佳方案。
第四步:
编制标准综合体规划,保证综合标准化对象整体目标的所有标准以及最终目标值和对相关要素的要求都已明确。
第五步:
按规划和计划完成所有标准制定和修订。经过必要的试验、验证,履行批准手续。所有标准在限定时间内成套,标准综合体即告建成。
服务内容